千里步道|鹤山这条古驿道有传说有故事,你知晓多少?_世界聚看点
目前
(资料图)
鹤山市“千里步道”(彩虹岭古驿道)
特色游径提升建设已正式启动
彩虹岭古驿道(以下简称“彩虹古道”)
记载着鹤山人的奋斗故事
一路的石块路、石板桥
象征着鹤山人
向上向善、奋斗不息的气质
今天
我们一起来走走
彩虹古道主干道
彩虹古道主干道指的是彩虹岭山顶茶亭顶至马口缺这一路段,全长大约4.5公里,雁咀石大致位于中点位置。全路段海拔480至580米,除雁咀石路段稍高外,绝大部分路段都在海拔500米左右,上下落差不大,走起来不会太累。
回到10年前,茶亭顶前行数百米有一三岔路口,若直行,再入数百米有一处古村落遗址。三岔路口左转才是往雁咀方向,不熟悉的驴友往往走错。
过了三岔路口继续在密林中前行数百米会经过一片湿地。这里虽然是山顶区域,但泉水长年不竭。古人在一块岩石下的泉眼处挖了个坑,坑前铺砌石板,筑成一个小泉井,是一处绝佳补水点。行人过此,若没带水壶,往往会就近摘一片大树叶卷成尖底杯形装水饮。
这段路笔者记不清走过多少次了,可惜没有意识到有朝一日古道会消失,没有拍下影像好好地记录下来,只拍了临近雁咀路段有座石板桥。人们往往在东西失去了之后才会幡然醒悟东西的珍贵,诚然。
所幸的是,雁咀至马口缺路段的古道基本保存了下来。雁咀村至雁咀石上方分水凹这一段路是彩虹古道山顶主干道最大的陡坡,是整条古道铺砌得最好的一段。彩虹古道绝大部分路段只是就地拾取石块简单铺筑的,有小部分路段是用单块长方形条石板竖向铺筑,而这一段却是用三块长方形条石板竖向并列铺筑的,陡处则用长方形条石板横向铺砌成连续台阶。这么豪华的路段除此之外只有马口缺及“跌死猪公”位置有一小段。
雁咀村至雁咀石上方分水凹这一段路有几个打卡点:上坡前从右侧小路入数十米有犀牛望月宋墓,再入一、二百米便是雁咀村遗址。上坡后望向左上方便可见路边上方凸出一块岩石,从雁咀村下面往上看神似犀牛望月,又似卡通比卡超,从中间某位置看似雁嘴,从上方分水凹往下看则似半隐半露的一艘船。上到坡顶,即古道最高处右侧约100米开外山坡上有座坛庙,彩虹岭人称大伯公。(犀牛望月宋墓、雁咀村、大伯公这三处人文古迹后续另有介绍。)
分水凹位,即古道最高处跟新开的机耕路交叉,过了交叉位有两块拦路石颇似山猪挡道。记忆中过了山猪挡道闸口这一段古道是单块长方形条石板竖向铺筑的,查看照片的确如是。
再前行300米左右跨过一条小溪,这又是一个很好的补水点,这里临近山顶,上游没有污染,溪水清澈。溪上架了一块条石作桥。过了小桥是一块光秃秃的大岩石,行人往往选择在此休息。
再前行约100米又有两座小石板桥,但这里平时是没有水的,据说,曾经存在的黄帝庙就建在这个位置。路左的下方不远处有一处很大的岩石崖壁,远看大致呈长方形,为彩虹岭一景,有人觉得这就是“横地”石。
双桥位置再前行约100米就是彩虹古道标志性的打卡点“彩虹岭”摩崖石刻。(后续另文介绍)
再前行数百米就是黄帝石的三岔路口,这段路旁有石屋遗址、清乾隆廖母沈孺人墓等。
彩虹古道逢路口必有问路石,这里当然也不例外。这块问路石露出地面部分呈扁长方形,单面磨平刻字,面朝宅梧方向来路,上方刻“往来道路”,下刻“左往三堡,右往云乡。”暂定名黄帝石“往来道路”问路石。“左往三堡”即左路往雁咀、茶亭顶、三堡、鹤城方向。“右往云乡”即右路往天梯、鹿湖顶、云乡方向。
黄帝石三岔路口至马口缺是彩虹古道主干道最后的一段,其中要经过一段在岩石中开凿出来的悬崖栈道,因上有峭壁下有悬崖,栈道险窄,乡人称这段路为“跌死猪公”,翻译成国语就是“摔死公猪”的意思。有人就要问了,为什么是跌死猪公而不是母猪或其他动物呢?恭喜你,那你一定还很年轻,不明白什么叫赶猪公。以前农家养猪一般是养肉猪或母猪,肉猪负责长肉,母猪负责生崽,而负责给母猪配种的公猪一般是另由职业赶猪人养的。当母猪发情时就必须请赶猪人赶猪公上门配种。上得山多终遇虎,猪先生为工作长年奔走在外,是不是比不出闺门的猪娘子更多机会摔死呢?况且,猪先生完成工作任务后,主人会体恤其精力耗损而让它陪猪娘子休息一晚再走么?不会的,说不定还会接着赶下一场,接到生意谁会嫌钱腥呢?如此猪不停蹄日日新郎,精疲力乏的猪先生经过悬崖时难免脚步浮浮,是不是比身轻似燕的山羊、黄麂等山中走兽更容易失足呢?
言归正传,过了“跌死猪公”路段下一个打卡点便是马口缺问路石,也是前往白水带或选田方向的分岔路口。路口竖立一块扁长方形问路石,暂定名为马口缺“坐石为君”问路石。该石单面磨平刻字,石面对着黄帝石方向的来路,中间刻“坐石为君”,两侧刻“左边下路白水带,右边上路往宅梧。”意思是:如果您跟石面同向坐在石上,左手边处于下方的路通往白水带方向,右手边处于上方的路通往选田、宅梧。
过了岔路口往选田方向约莫三、四十米,古道从两山之间穿行而下,恍若天门,又如古代之门阙,马口缺便是指这个位置,这是彩虹古道山顶主干道的终点。马口缺是彩虹岭的西天门,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以前不太平时期,彩虹岭人往往于此防守或伏击山贼,是彩虹岭的西路关隘。下了天门宽阔平整的石阶还有好长一段长条石板路。如果在天气晴朗的傍晚下山,太阳落山时分正好走在半山的路上,则有机会观赏到金灿灿的“彩虹夕照”(后续专文介绍)壮丽景观,这是清乾隆时期评选出来的鹤山八景之一。
来源:鹤山文旅说文博(执笔:李锦飞 摄影制图:阿飞、任玮莹、曾玉操、冯美华)
整理:鹤山市融媒体中心(鹤山广播电视台)
编辑:刘映晖
审核:吕桢华
监制:吕悦怡